我的人生沒有那麼豐富,我沒有機會參加大型比賽、到國外進修與工作,不過,我服過兵役。很多人說當兵是在浪費生命,那麼在外工作,若沒有走出自己的人生,也未嘗不是一種生命的揮霍?我覺得當兵是一個很特別的時間點,一個調整自己人生思考的轉折點。說不定,許多男人這輩子只會遇到一次的調整,嘗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去體驗社會的百態。至今,我還記得以前吳士官長私下跟我說過的話:「部隊就是一個縮小的社會,你想生存下去,就要懂得做人及低調」,一點也沒錯。而用一年多的兵役換對這社會有更深入的探索,這不是一種很值得的經驗嗎?
- Jan 06 Sun 2013 00:29
服兵役,另一種人生的體驗
這個題目,是很多男生常拿來說嘴的"老梗"。當然,每個人的兵役體驗不同,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,當兵也是苦多於樂的一段時光。不過那段時光對我來說,確是我很深刻的人生體驗。
- Mar 18 Sun 2012 11:37
如何成為快樂且成功的上班族(新版)
- Mar 18 Sun 2012 09:58
親密關係/鄧惠文:成熟男人必備的3種能力
親密關係/鄧惠文:成熟男人必備的3種能力 | ||||
- Mar 03 Sat 2012 23:33
退伍前站的最後一班夜哨
(原作:96.12.22晚上,退伍前一晚,大兵手記)
- Feb 16 Thu 2012 13:20
打起精神,繼續向前行
- Feb 02 Thu 2012 20:37
20年之內 政府四大基金將破產?!
20年之內 政府四大基金將破產?!
- Jan 12 Thu 2012 11:14
劉薩訶
......而流傳最廣、影響最大的一則觀世音菩薩信仰應驗故事,是關於釋慧達(劉薩訶)的故事。此事在《法苑珠林》卷一○三(《四部叢刊》本)所引《冥祥記》中有詳細記述,大意謂:劉薩訶原不聞佛法,尚氣武,好畋獵。年三十一時暴病而亡,七日後復生,詳言在冥中見地獄種種報應,又遇觀世音菩薩為之說法,勸其勤誠懺悔,禮佛誦經,並令其復活後出家為沙門。於是劉薩訶遂出家事佛。這是一則比較典型的宣揚佛教關於地獄、報應,和受佛菩薩點化後能夠改惡從善,禮佛奉經的應驗故事,因此流傳極廣。梁《高僧傳》和唐《高僧傳》都採錄了這則故事,其後更增演為《劉薩訶和尚因緣記》(7)。敦煌石窟的晚唐五代時期塑像、壁畫中,有不少是以劉薩訶故事為題材的。
- Jan 08 Sun 2012 20:02
95年底海巡新訓紀實(2006年底作)
- Jan 06 Fri 2012 12:57
一些"事後諸葛亮"的文章(舊創作)
如果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在街亭失守(失街亭者 馬謖也)
依其當時情況 幾乎是已經逼近長安了